杀死孩子天性的一句话:“男孩就该有男孩的样子”
本文由公众号 “把科学带回家” 提供
给孩子最好的科学教育
1950的时候,曾经有一首叫做《只要我长大》的儿歌风靡大江南北。歌词是这样唱的:
哥哥爸爸真伟大,名誉照我家,为国去打仗,当兵笑哈哈。
走吧走吧,哥哥爸爸,家事不用你牵挂,只要我长大,只要我长大。
叔叔伯伯真伟大,荣光满天下,救国去打仗,壮志赛奔马,
走吧走吧叔叔伯伯,我也挺身去参加,只要我长大,只要我长大。
街坊邻家真伟大,造福给大家,奋勇去杀敌,生死全不怕,
干吧干吧街坊邻家,我也要把敌人杀,只要我长大,只要我长大。
革命军人真伟大,四海把名夸,拼命去杀敌,牺牲为国家,
杀吧杀吧革命军呀,我也要把奸匪杀,只要我长大,只要我长大。
这些歌词里的内容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孩子们一直唱着这样的歌曲,他们无意之中就将性别差异限制在了这些条条框框中,仿佛男孩子生来就不需要做家务事,并且要具有较强的攻击性。
这些看起来无害的教育,会不会伤害孩子,使他们无法发挥出各自的潜能呢?
作者 ANDREW REINER, CLAIRE CAIN MILLER
编译 七君
在儿童书中,带着孩子去冒险的多是爸爸而少有妈妈;教育孩子锻炼身体的也多是爸爸;告诉孩子要独立自主的,还是爸爸多。
不仅一些父母注意到了这些现象,有许多研究者正在思考这些性别化的语言是否会对女孩,甚至男孩产生不利影响。
越来越多的证据发现,生活中性别化的语言不仅对女孩的社会化不利,还会削弱男孩的成长。
让我们先来具体看一下,出生以后,男孩和女孩受到了哪些“不平等”对待吧。
为什么许多学霸是女孩?
或许因为从出生开始,男孩父母就不关心他们的情绪
在发表于2004年的一项研究中,儿科学者发现,母亲经常用声音和女儿互动,而和儿子的声音互动就相对更少。在另一项研究中,英国研究者发现,在和4岁的孩子说话时,母亲对女儿更喜欢用情绪化的词语,和儿子说话时情绪化的词语就少很多;而女儿也比儿子更喜欢用情绪化的语言和父亲交流。同样地,父亲也更喜欢用包含情绪的语句和女儿说话。
2017年,埃默里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和儿子相比,父亲对女儿笑得更多,也更喜欢对女儿唱歌。另外,父亲和儿子的谈话中的用词常常和成就有关,比如“赢”、“骄傲”,但却不太关注儿子的消极情绪。
这些研究者认为,相对女儿,父母亲对儿子情感的漠视或许能解释“为什么在学校里女孩的成绩总是比男孩好。”
为什么男孩的言语表达看起来差?
或许因为男孩总被下命令,而没有获得解释
在遭遇了意外事件后,男孩和女孩获得的安慰也大有不同。在意外发生后(比如意外受伤),家长会教育女孩要多加小心,但劝说男孩以后要小心的可能性就只有女孩的四分之一。
另外,家长在给孩子下指令时(比如让孩子别爬树),似乎更愿意向女孩解释来龙去脉,而对男孩则会不加解释地直接下通牒。
上面讲到的这些家庭教育差异,或许就能说明为什么男孩的语言能力(的起点)比女孩弱。
长期从事男女平等研究的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迈克尔·坎摩尔(Michael Kimmel)曾表示,“对于男孩来说,传统的人文科目太女性化。”一般来说,非幻想类的文字作品和写作对男孩子来说并不难,但是小说、诗歌却是男孩们最头疼的科目。
为什么呢?因为人文科目会涉及大量和情绪有关的语言,而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告诉男孩们,情绪是女性的特质,而男孩要竭尽全力压抑这个“弱点”。
我们的社会也在强化这一点。加拿大学者的一项研究发现,如果男性话说得更少、句子更短,女性会觉得他们更有魅力。休斯顿大学教授布琳.布朗(Brené Brown)发现,当男性口头表达的情绪更少时,他们会被认为更有吸引力。
但是实际上呢?性别社会化的过程或许和男孩女孩的天性背道而驰。一些研究发现,男生的情绪生来比女生更加敏感。
男孩生来敏感,而社会叫他变冰冷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 Edward Tronick 曾经在70年代对男女生的发展做过大量研究。在哈佛医学院进行的研究中他发现,和女婴相比,母亲会给男婴更多的关注,因为男婴在情绪控制方面需要母亲更多的支持。而在后来的成长过程中,母亲通过冷落的方式“压抑或者改变了男孩的情绪反应。”
因此 Tronick 认为,男孩从生命的早期就被要求“像个男人一样”。男孩的同理心和情绪认知能力,实际上在教育的过程中被分解重塑了。
无独有偶,斯坦福大学人类学家 Judy Chu 在对4、5岁的男孩的研究中发现,学龄前男孩和女孩在理解他人的情绪方面和女孩一样敏感,和朋友的亲密程度也和女孩差不多;但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和女孩相比男孩的同理心就慢慢减少,被替换成了坚忍的气质,和朋友的情感距离也开始拉开。培养男孩压抑情绪的方式可能是为了让他们长大后能够在充满竞争的社会中更好地生存。
在现代社会里,女孩们被赋予了更多的选择,女孩们被鼓励去学理工科、学编程,但是却很少有人劝男孩子去学人文艺术。从这个角度来讲,男孩的限制其实比女孩更多,因为他们不被允许拥有女性气质。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大人总要男孩坚强、像个男人、压抑自己的情绪。
像合作、同理心、勤奋一类的特质被认为是女性化的。让女孩去踢球、做医生,而不让男孩去当护士、跳芭蕾,从本质上还是因为女性特质被认为低人一等的缘故。
如果我们要创造一个平等的社会,那么我们要让男孩和女孩都能够被赋予相同的权利和机会。如女权主义活动家格洛丽亚·斯泰纳姆所言,如果不能把男孩当女孩养,那么仅仅把女孩当男孩养还算不上两性平权。
而我们的社会为男女差异贴上的标签,许多时候是人为的、造作的。比如,实际上在上世纪20年代以前的美国,粉色是男孩子的颜色,蓝色才是女孩子的颜色。研究也没有发现2岁以前的男女孩对颜色有特殊偏好,而从2、3岁开始,他们才会认为某种颜色适合自己,而这个年龄段恰恰是性别观念形成的时期。
使男孩女孩得到平等的养育,不仅是在促进未来社会的公平,更是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在不受压抑的情况下发挥出各自的潜能。
拿幼儿园的玩具这件“小事儿”来说吧。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心理系主任 Campbell Leaper 曾对幼儿园时玩具的性别化做过长期跟踪研究,她发现如果在幼儿园的时候就教育孩子“这种玩具是给男孩子玩的,那种玩具是给女孩子玩的”,那么从长远看这会增加男孩女孩在学业、空间认知能力和社会能力上的分裂。
那么家长要怎么做,才能减少对男孩天性的钳制呢?
从5岁开始,男孩受到的教育告诉他们,可以生气,但不能显示出让自己看起来柔弱的情绪,比如哭泣。
实际上,哈佛心理学家 Susan David 认为:“压抑情绪的人的心理韧性更差,情绪健康也更糟糕。
许多家长教育女孩做家务,却从来不让男孩好好帮忙整理房间。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数据显示,和男孩相比,10-17岁的美国女孩每周要花2个多小时做家务,而男孩收钱做家务的可能性比女孩高15%。
让男孩从小帮着父母做家务,以后那些对承包家务的妻子说“你又不上班,累什么?”的大男子主义者,将会减少。
让男孩子做家务从社会上看,从事护理工作的常常是女性,比如幼儿园老师、护士等。让男孩从小有照顾别人的经验,可以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减少儿童的攻击性。你可以让孩子养宠物,或者照顾弟弟妹妹。
让男孩去照顾别人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 Kathleen McGinn 表示,母亲也有工作的男孩更支持男女平等的观念。一项研究发现,在儿子14岁以前,如果母亲曾经工作过,那么儿子长大后更愿意分担家务。
亚利桑那州里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小朋友们会根据性别交朋友,而这点会强化他们对性别的偏见。而从另一方面来讲,和异性成为朋友能够提高孩子解决问题和沟通的能力。
鼓励男孩和女孩交朋友
别让男孩用“女孩”这个词来侮辱别人,比如“说话像个娘们”。家长和老师在平时说话时要特别注意用词。
另外,家长和老师在平时的用于中要少说“男孩、女孩”,而最好说“孩子们、同学们”。
不要用“女孩”这个词来侮辱别人
这些事情都要从小做起,因为从2、3岁开始,孩子们就会习得大人的性别偏见,如果你不培养正确的性别观,孩子们就会认为这个社会里男女就应该是不平等的。
你在这样做的同时,不仅帮未来的社会减少了男女不平等,也同时在帮助你的儿子或者女儿打破世俗偏见,充分开拓自己的潜能。
毕竟,自我实现的首要条件就是破除强加在各自身上的世俗成见。做一个像电影《摔跤吧爸爸》电影原型一样的超酷爸妈吧!
▲ 《摔跤吧,爸爸》电影在现实中的原型——Mahavir 和他的女儿们,Mahavir的4个女儿中,有3个成了世界冠军
热门活动
《环球科学》清华科学夏令营最后招募,无人机 + 新版干货实验
不过瘾,请戳
给孩子最好的科学教育
转载请联系 kids@huanqiukexue.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文中提到的研究:
Aznar, Ana, and Harriet R. Tenenbaum. "Spanish parents' emotion talk and their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emotion."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4 (2013): 670.
Bertrand, Marianne, and Jessica Pan. "The trouble with boys: Social influences and the gender gap in disruptive behavior." 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Applied Economics 5.1 (2013): 32-64.
Durlak, Joseph A., et al. "The impact of enhancing students’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A meta‐analysis of school‐based universal interventions." Child development 82.1 (2011): 405-432.
Fernández, Raquel, Alessandra Fogli, and Claudia Olivetti. "Mothers and sons: Preference formation and female labor force dynamics."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9.4 (2004): 1249-1299.
Hilliard, Lacey J., and Lynn S. Liben. "Differing levels of gender salience in preschool classrooms: Effects on children’s gender attitudes and intergroup bias." Child development 81.6 (2010): 1787-1798.
Johnson, Katharine, et al. "Gender differences in adult-infant communication in the first months of life." Pediatrics 134.6 (2014): e1603-e1610.
Mascaro, Jennifer S., et al. "Child gender influences paternal behavior, language, and brain function."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131.3 (2017): 262.
Weinberg, M. Katherine, et al. "Gender differences in emotional expressivity and self-regulation during early infanc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5.1 (1999): 175.
O’Neal, Elizabeth E., Jodie M. Plumert, and Carole Peterson. "Parent–Child Injury Prevention Conversations Following a Trip to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Journal of pediatric psychology 41.2 (2015): 256-264.
http://www.smithsonianmag.com/arts-culture/when-did-girls-start-wearing-pink-1370097/?no-ist
http://content.thirdway.org/publications/662/Third_Way_Report_-_NEXT_Wayward_Sons-The_Emerging_Gender_Gap_in_Labor_Markets_and_Education.pdf
图片来源:
www.bgcwin.org, Inspirational Storytellers, Pictures88, BBC, Zee News, Modern Kiddo, NDTV.com, PBS, Global RESP Corporation, Everyday Inspiration from LTD